文章列表:
  • 造句

    凡诗,两句即须团却意,句句必须有底盖相承,翻覆而用。四句之中,皆须团意上道,必须断其小大,使人事不错......

  • 题目

    题者,诗家之主也; 目者,名目也,如人之眼目。眼目俱明、则全其人中之相,足以坐窥万象。 (贾岛 《二南密......

  • 篇章

    凡为诗,须洞贯四阙始末,理道交驰、不失次序。诗有四不: 不泥题目,不惑众议,不落诸病,不犯沉暗。 (徐......

  • 声律

    凡四十字诗,十字一管,即生其意。头边二十字,一管亦得。六十、七十、百字诗,二十字一管,即生其意。语不......

  • 对仗

    诗有九对: 一曰切对,二曰切侧对,三曰字对,四曰字侧对,五曰声对,六曰双声对,七曰侧双声对,八曰叠韵......

  • 婉曲

    两重意已上,皆文外之旨。若遇高手,如康乐公,览而察之,但见情性,不睹文字,盖诣道之极也。向使此道,尊......

  • 叙事

    老杜陷贼时: 有诗曰:“少陵野老吞声哭,春日潜行曲江曲……”予爱其词气如百金战马,注坡蓦涧,如履平地......

  • 比兴

    风雅颂者,诗篇之异体; 赋比兴者,诗文之异辞耳。大小不同,而得并为六义者,赋比兴是诗之所用,风雅颂是诗......

  • 典故

    不用事第一; 作用事第二(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, 黜入第二格); 直用事第三 (其中亦有不用事而格稍下, 贬......

  • 议论

    叙事议论,绝非诗家所需,以叙事则伤体,议论则费词也。然总贵不烦而至,如《棠棣》不废议论,《公刘》不无......

  • 情景

    凡诗,物色兼意下为好。若有物色,无意兴,虽巧亦无处用之。如“竹声先知秋”此名兼也。 (遍照金刚 《文境......

  • 立意

    诗本志也,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,情动于中,而形于言,然后书之于纸也。高手作势,一句更别起意,其次两句起......

  • 运思

    诗有三境: 一曰物境,二曰情境,三曰意境。物境一: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,神之于心,处......

  • 酬赠(附祝)

    古人赠答多相勉之辞。苏子卿云:“愿君崇明德,随时爱景光。”李少卿云:“努力崇明德,皓首以为期。”刘公......

  • 境遇

    诗者,情动于中而形于言,故怨思悲愁,常多感慨,抒怀佳作,讽刺雅言,著于群书,盈厨溢阁。其间触事兴咏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