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帛书
现存世的汉代纸帛书以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帛书最为典型。据考证是汉文帝前元十二年 (前16......
渊源有自 流泽绵长
书法在唐代一大变。欧阳询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十分关键。他是一座桥梁,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。前人论书风之......
端肃险劲 树森严法度
中国书法之所以千手千面,仪态万方,与一杆软笔有密切关系,“笔软则奇怪生焉”。因而有王羲之的潇洒俊逸,颜鲁......
欧体传世 楷书第一家
欧阳询由陈、隋入唐并深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重用。历任弘文馆学士,封渤海县男,官至太子率更令,故世常称之为 ......
北方书圣 隐没千年重放光
在郑道昭所存书作中,既有鸿篇巨制的歌功颂德诗(如《郑文公碑》)及题刻游仙诗(如《白驹谷题字》),又有游记(......
名门世家 广采博识酿佳蜜
郑道昭(约455—516),北魏人,祖籍荥阳开封(今河南省开封市)。字僖伯,自号中岳先生,卒赠镇北将军、相州刺史,......
精熟过人 惜无奇态
历代书评家评论智永甚多,大多尚称允当。李嗣真《书后品》列智永书为中中品,并云:“智永精熟过人,惜无奇态矣......
阐扬八法 承前启后
智永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大历史贡献除传播《千字文》外,他还发“永字八法”之旨趣,以传遗后世。 永字八......
传播 《千文》 谨守家法
智永书迹,陈隋时流播天下,尤其是《真草千字文》竟有八百余本散于浙东诸寺。这恐怕是中国书法史上少有的壮举......
“逸气过父”各有千秋
虽然张怀瓘说王献之 “隶(楷)、行、草、章草、飞白五体入神,八分入能”,但因年代久远,其飞白、章草、八分书......
名士风采 大家气度
王献之年青时就出仕为官,先为州主簿,后为秘书郎、丞,累迁建武将军、吴兴太守至中书令,人称“王大令”。386......
文名盖世 书名流芳
李邕才华横溢,书法以行书称雄于世,文名亦盖世,又是一位名臣。然而在李邕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,其书名人们知之......
右军如龙 北海如象
明代董其昌云: “右军如龙,北海如象。”(《跋李北海缙云三帖》,见《评旧帖》)清代冯班云:“王右军如凤,李北......
英风豪气 碑照四裔
李邕出生于学人之家,其父李善是初唐时著名学者,曾任“崇贤馆”学士、兰台郎,后遇害被发配岭外,赦还赋闲。李......
书论双绝 人称 “有唐第一妙腕”
孙过庭书法作品流传不多,而《景福殿赋》及《千字文》、《孝经》、《狮子帖》等均不详真伪。因此,人们评价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