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德成而上,艺成而下”
“乐”在《乐记》音乐思想中,其内涵大致有以下三方面: (1)以快乐、愉悦之情为特征的情感表现形态。所谓“乐......
“情动于中,故形于声”
情感(“心”)与音声(“声”“音”)的关系,是《乐记》音乐思想中发挥得较充分的一个方面。在此“心”“声”......
“感于物而动”
《乐记》全文开首说到:“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。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声相应,故生变,......
美善相乐 心有征知: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
荀子(约前313—前238 ),战国末期思想家,其思想来源于儒家,然有综合百家的倾向。其最主要的音乐美学论著《乐......
据“三表” 论“非乐”: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
墨子(约前468—前376),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、政治家,墨家学派创始人。墨家与儒家在先秦被共称为“儒墨显学”......
《琴况》之“和”
《琴况》开首写道:“稽古至圣心通造化,德协神人,理一身之性情,以理天下人之性情,于是制为琴。其所首重者,和......
审音辨志 清微淡远:宋明琴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
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苏轼(1037—1101)酷好音乐,终生与琴为友。所撰《杂书琴事》,录论琴短文十则。《琴非雅声......
乐崇雅和 化人教民:宋明儒家论乐
宋明两代,传统儒学有了很大发展,这种发展给音乐美学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。 “中和”为论——范仲淹的音......
乐征盛衰 教化和情: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
白居易(772—846)的音乐美学思想在《白氏长庆集》(唐穆宗长庆年间编)中有较集中的反映。就白居易音乐美学的......
唐代歌舞伎乐活动中产生的音乐审美意识
唐代歌舞伎乐活动于宫廷音乐机构及世俗音乐生活中皆有广泛开展,在此活动中产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在有关此类活......
音乐审美的日益自觉
这一时期音乐审美的日益自觉,主要体现在阮籍的《乐论》、嵇康的《琴赋》,以及《列子》和薛易简的“琴诀”等......
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
如上所述,嵇康在论文中,以毫不隐讳的方式提出并探讨了音乐美学中最敏感的几个问题。但是,要真正完整地了解......
《声无哀乐论》剖析
《声论》本身的命题表明,辩难的焦点集中于音声究竟有无哀乐这一中心问题上。文章通过秦客(嵇康自设的对立面......
嵇康音乐观产生的基础
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,同他本人在长期音乐实践活动中持有的审美态度,以及他对音乐所作的哲学思辨的认识,......
审美达意 雅琴为德:汉代琴乐美学思想
汉代的琴乐美学思想,受到当时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思想的影响,因而在琴乐与社会政治兴衰、情感意志、自然数理和......